在无人便利店购物,从进店、选购到支付,人脸识别技术全程支撑着实现便捷的服务;机场成百上千家零售门店,通过对顾客喜好、停留时长等数据的智能分析,实现精准零售;出国旅游、出差、学习,通过对智能语音技术的应用,实现了智能出行,随心所译,交流顺畅的愿景;甚至在太空,人工智能交互式移动伙伴成为宇航员的得力助手,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空间站日常任务,减轻太空生活的孤单……
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在社会民生领域广泛应用,近年来,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,正全方位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。
人工智能可以显著提高效率
在智能制造、智能家居、智慧城市管理等场景中,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。
在航空领域,人工智能已用于航线维护。维修工程师戴上AR(增强现实)眼镜,既可以阅读内置在AR眼镜中的飞机维修电子手册,也可以按照眼镜中显示的维修步骤进行实时操作,遇到难题时还可以通过AR眼镜寻求远程专家协助和人机智能问答。
在国际旅游领域,智能语音技术已经运用于在我国各个旅游城市端口。近年来,我国入境人数比例逐年递增,而国内专业的英语导游数量有限。因而,我国专业的英语导游缺口很大。众所周知,培养一个专业的英语导游,不仅成本大,而是还耗时。并且,我国各个旅游城市的入境端口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很大。智能语音技术的运用,翻译机的出现,大大提高了这些工作人员的效率。一台小小翻译机,足以让我们与世界沟通顺畅。入境的外国游客,不仅能够很好的观赏中国的美丽风景,还能轻松的与中国人进行交流沟通。
人工智能需要开展应用示范
得益于技术的不断突破,人工智能在生活中已无处不在:为消费者推荐在线购物喜好,让信用卡使用免受诈骗,个性化推送新闻,让家的内部智能互联……人们正享受着人工智能带来的便捷和高效。
在深圳市人民医院,最近来了两位特殊的“志愿者”。听障人士只需面对“志愿者”完成手语表达,“志愿者”就能实时翻译成文字,反馈给医院工作人员。在医院工作人员用语音回复后,又能把语音实时翻译成文字,反馈给听障患者,实现双向沟通。实际上,这两位“志愿者”就是两台普通平板电脑上的人工智能手语翻译机。腾讯优图实验室研究人员说,通过技术研发,这个手语翻译机甚至考虑了手语的地域性和多样性表达,包含了不同的表达习惯和速度。
“前沿技术落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但它是我们不断探求的方向。”该研究人员说,手语翻译机目前在试点落地,从医院场景着手,帮助听障人士缓解沟通障碍,未来有望服务更多人群。
专家指出,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过程中,可以通过开展应用示范,如围绕家居、医疗、教育、助残养老、家政服务等领域,拓展应用场景,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在社会民生领域的广泛应用,让百姓享受科技进步的红利。
今年8月,科技部发布《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》,其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示范,探索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径。
人工智能必须深度驱动产业
人工智能正在与旅游深度融合,成为人们出国旅游不可或缺的“得力助手”。
出国旅游,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语言沟通障碍问题。本来计划的一场唯美的异国之旅,可能就是因为语言沟通障碍,就只能落得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了。出国游,最怕的就是听不懂、不会说。尤其是一个人去国外,语言不通简直是寸步难行。现如今,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应用,翻译机的出现无疑很好的解决了这一尴尬问题。出国在外,只要随身携带翻译机,走到哪都可以和别人沟通交流。
云集智能新研发的F02翻译机,能够进行72国语言互译,拥有海量语音资料,无网络状态下,离线也能翻译,还有高清拍照像素,拍照也能翻译。语音同步翻译、秒级响应速度,实时全球热聊、超长待机。尤其是我国一带一路的发展,也离不开各个国家之间的语言交流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想得到发展,就需要互相交流沟通,语言的沟通顺畅是关键。翻译机的出现,也是促进我国一带一路政策发展的一大动力。总之,一机在手,帮你搞定所有。随心所译、智慧出行。
当前,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。专家表示,人工智能要做好,必须要落地用起来。但也要警惕一些打着“人工智能”旗号,实则只是传统自动化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。这就要求人工智能的应用必须跟行业紧密贴合,只有对行业深刻了解,人工智能才能真正撬动制造、教育、旅游等领域的智能化。
此外,人工智能“以用为本”,应用场景是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链的重要一环,它既可以考验技术,也能够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转化。上海张江集团董事长袁涛表示,以张江人工智能岛为例,有必要建立类似的人工智能产业示范生态圈,集聚企业、高校、公共实验室,形成技术、产品、人才、场景创新链,通过提供真实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,让最具代表性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产品率先示范应用,加快人工智能应用孵化成熟的速度。
文章来源:环球网
